泸州市农工党党员张志鸿: 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为患者着想的“急先锋”
疫情期间,他参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会诊及中医肺病治疗方案制定、“新冠1号” 中药制剂研制;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建蛇伤中心、胸痛中心。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授予他“全国中医药系统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称号。他就是农工党西南医科大学基层委员会三支部副主委、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志鸿。
一、辨证施治 践行医者仁心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张志鸿作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省级、市级、院级专家,多次到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会诊,并根据每位患者情况制定了中医肺病治疗方案,辩证论治开具中药处方。为了保证病人能及时服用中药,多次与药剂科沟通协调加班熬制中药,并亲自连夜送药患者手里。当“新冠1号”研制成功后,张志鸿及时将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案调整为“新冠1号”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提高,并缩短了新冠肺炎病人的住院时间。此外,张志鸿还积极参与到省市级“新冠1号”科研课题的临床病例收集工作,参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冠2号”、“新冠3号”科研课题的临床病例收集。2021年2月先后到达州、广安、重庆市荣昌区等地指导交流新冠肺炎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潜心研究 创建蛇伤中心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结合部,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毒蛇咬伤病人很多,但是泸州在急性中毒和毒蛇咬伤的救治方面却是薄弱环节,几年前还没有一家医院能够系统规范的救治这两种急危重症,尤其在毒蛇咬伤方面。被毒蛇咬伤的病人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救治费用一般都在万元以上,甚至数万元,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比较突出。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让张志鸿意识到,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措施。
作为急诊科副主任,张志鸿于2015年提出创建蛇伤中心和中毒中心。一方面他在科室内部加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与科室医生到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地学习,并与南华大学附属医院结成“蛇伤与中毒联盟”,系统研究毒蛇咬伤和急性中毒的中医药救治技术,通过反复探索,终于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救治费用。尤其是“拔罐+中药外敷内服+抗蛇毒血清注射”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毒蛇咬伤方案,疗效突出,费用低廉,毒蛇咬伤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从1周缩短至4天,平均住院费用从1万余元降低至5000余元,科室年收治毒蛇咬伤病人从几十人次增加到500余人次。在蛇伤中心建设过程中,研制了院内制剂蛇伤外敷方“蛇伤1号方”,获得2019年“赛伦杯”全国蛇伤重症疑难病例竞赛二等奖,院内临床病例演讲比赛获二等奖。张志鸿也于2019年被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委会中毒学组副组长。
三、仁心仁术 搭建急救通道
为了缩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性高危胸痛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急危重症的救治时间,畅通院内外各种绿色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于2017年上半年开始创建胸痛中心,张志鸿就主动承担医院胸痛中心创建牵头人(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是由心内科牵头),协调心内科、CCU、呼吸内科、胸外科、介入科等科室。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胸痛中心于2018年12月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四川省中医系统首家标准版胸痛中心。
认证前,医院急诊PCI的病例数仅有每年不到10例,认证成功后,急诊PCI的病例上升到每年近200例。该中心也于2019年11月29日通过认证并授牌。
四、热心公益 开展义诊培训
为了提高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张志鸿认为应扩大心肺复苏公众培训范围。张志鸿发挥农工党界别优势,多次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深入街道、居民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心肺复苏公益培训。
2020年8月张志鸿还参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发起的525+云端救心桥之《 王立祥邀西南“四医”共叙公民防控”三水”远离溺水之殇》线上CPR栏目,宣讲溺水急救的防控救科普知识。作为农工党党员,张志鸿多年来还积极主动参与党派社会服务,到纳溪区、合江县等多个区县乡镇开展义诊,2020年11月份,张志鸿还主动报名参与暖冬行动,在河西体育馆义务为抗战老兵诊断查体。
张志鸿说,作为急诊人,为患者着想治病救人是职责所在应尽心尽力;作为农工党员,奉献社会义诊宣讲是使命担当义不容辞。(贾同娇)
相关阅读
- [2021/04/15]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来泸调研
- [2021/04/14]急群众所急 解户籍难题
- [2021/04/09]从百年中共党史学习中感悟新时代农工党使命
- [2021/04/07]农工党西南医科大学基层委员会党员谢林林在龙马潭区开展义诊
- [2021/04/07]泸州市农工党党员龚国诗: 坚守初心积极作为“红旗手”